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https://m-mip.39.net/pf/mipso_4790073.html“现在村党委牵头成立了用水协会,水压高了,水价也降了,用水可方便了!”7月27日中午,璧山区丁家街道高古村七组村民夏吉学,打开水龙头准备做饭,“哗哗”的自来水倾泻而出。夏吉学所在的高古村七组,水价常年居高不下。究其原因,在于管网老旧破损,以及常年无人管护导致管网跑水漏水严重。但自从今年1月,高古村党委牵头成立用水协会,由党员带头“管水”后,高古村实现了“水价降下去、水压升上来”的转变。高古村党委书记张国模介绍,该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,户籍人口人,组常住人口人。早在年,高古村已实现了全村通自来水,但过去的管网采用的是PVC粘胶管材质,容易破损。加上管网由各村民小组自行管理,没有形成有效的管护机制,因此,出现了一些偷水、漏水现象,导致水价偏高、水压偏小。海拔较高的7组水价常年维持在每吨5—6元之间,特别是去年4月,由于管网跑水严重,7组水价一度达到了每吨12元的“天价”,村民意见很大。民以食为天,食以水为先。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是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据了解,目前重庆已形成场镇以集中式供水为主,农村以小型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为主的村镇供水格局。场镇集中式供水工程由供水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,水价统一。但分组在村组的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扬程高、管网长、供水人口少,因此制水成本也较高。这类工程多由村组自行管护,由于收不上水费、缺乏管护费用,有的地方根本没人管。如此一来,就造成跑水更严重,水价更高昂的恶性循环。管网没人管,党员来带头!结合璧山区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今年1月,高古村党委牵头成立了高古村用水户协会,张国模主动担任协会会长,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管网改造和管网维护,并动用全村户全部加入了用水户协会。协会成立后,一改过去管网由村民小组自行维护的模式,而是交由村用水户协会统一管理,专人定期巡查。这样一来,管网漏水、跑水率得以大幅降低。目前,高古村自来水管网实现了统一管理,水价也稳定降到了每吨3.12元(2吨以内)——4.12元(2吨以上)之间。以党建引领,助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,这是璧山区今年农村党建的“一号工程”。据了解,为解决降水价、提水质问题,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基层群众用水自治机制,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、平价水,璧山区目前已在45个村(社区)先行试点“党建引领、水价治理”模式。在试点社区,多名党员干部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,包片包线巡查供水管网设施,包户包表联系住家周边用水群众,他们不但主动缴纳水费,还成立了党员先锋岗、建立党员带动周边居民主动管水护水,管网漏损率得以大幅下降。据统计,45个试点村(社区)农村饮用水漏损率已从试点前的35%下降到20%。通过“党建引领、水价治理”,村民们也喝上了价格更低、水质更好的“平价水”。据统计,在45个试点村(社区)中,已有20个村(社区)实行了2吨以内3.2元/吨、2吨以上平均3.8元/吨的阶梯水价。而过去,这些村(社区)的平均水价在每吨5元左右。